关闭
无障碍浏览
聚高技能人才之力 筑高质量发展之基——农工党宁夏区委会 自治区政协委员为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献智献策
发表时间:2024-06-12 16:00:13   来源:华兴时报     
【字体:
 
    高技能人才作为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如何推动我区技能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日益优化、作用更加凸显?今年,农工党宁夏区委会,自治区政协委员纷纷将目光聚焦于此,提交提案积极建言。
 
    强化多元培养 提高人才培养数量
 
    “近年来,宁夏跨省区调入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远远小于调出专业技术人员,引进与流失差距较大。截至今年6月底,全区技能人才总量144.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5.56万人。”农工党宁夏区委会通过开展调研发现,部分企业作为技能人才主要使用单位,却“只管使用,不管培养”,长期依赖外部引进人才。不少企业重物质资源投入,轻人力资源培养,不重视人才内部培养,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设立职工教育培训专门机构。
 
    “‘中宁枸杞技工’劳务品牌,直接带动20余万人实现就业,从区外引进劳务人员5000余人,成为拉动就业增长、促进群众增收,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字招牌’。”农工党宁夏区委会在提交《关于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的提案》建议,改革培养方式,强化多元培养,提高人才培养数量,切实贯彻《宁夏回族自治区技工院校设立办法》等“1+4”系列办法,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撬动市场资源,立足地域优势,多元培养技能人才。
 
    提案建议,健全完善培训制度,落实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责任。用好企业高技能人才资源,以技能培训为抓手,通过精准“传帮带”助企业“孵化”更多高技能人才。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积极主动对接新兴发展企业,切实掌握培训需求,精准开展技能培训,增强职工技能水平。
 
    持续深化技能人才
 
    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农工党宁夏区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技工教育一直处于“就业易,招生难”的局面,技能人才一旦进入职场,发展渠道单一,成长通道狭窄,职业发展容易出现“天花板”,且职业资格标准固化,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难以与时俱进,职业发展动力不足。
 
    “2022年5月,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末,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3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三分之一。加快培育我区技能人才迫在眉睫。”农工党宁夏区委会建议,持续深化技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技能人才工作体系。加强规划布局,制定宁夏技工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技工教育管办评制度,坚持重点扶持与普遍提高原则,合理规划技工学校布局,形成类型梯次比例适当、专业结构均衡合理的区域技工教育发展新格局。
 
    提案还建议,建立和完善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技工学校财政投入制度,明确高级工、技师等毕业生的相关政策待遇,提高技工的社会认可度。健全技能人才评聘与能力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逐步改变传统观念对技能人才的评价认识,优化信息服务环境,健全技能人才流动服务体系,完善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制度,引导技能人才遵循市场规律合理流动。
 
    加大支持力度
 
    提升技能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我区技能人才队伍结构不优,存在‘三多三少’的结构性矛盾,即初级技工多,高级技工少;传统产业技工多,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技工少;单一技能技工多,复合型技能技工少。”自治区政协委员马利明说,我区技能人才中,初级工占50%,中级工占30%,高级工及以上占比只有20%,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
 
    “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是就业观念、待遇不高和成长通道不畅等原因造成的。就在岗职工而言,职级晋升慢,职业转换难,职业前途不明朗成为最大困扰,导致职业发展动力不足。就企业而言,由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大、周期长,企业缺乏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急用现找、到处挖人成为一些企业的选择。”
 
    马利明等7名自治区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加快培育我区技能人才的提案》建议,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发挥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依托区内职业教育资源,鼓励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供需衔接。支持技能大师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参与项目攻关;鼓励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创建培训品牌,打造更加丰富多元符合各级各类职工学习知识、提升技能、晋升职级需求的平台,形成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要建立规范化、常态化的技术比武、职业技能大赛平台,加大对我区‘技能大师’‘塞上工匠’的评选表彰和宣传力度,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技高者多得引领社会风尚,技能报国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新追求。”马利明说。


    来源:华兴时报(2024-06-11)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上海东路38号    政策咨询电话:0951-12333    网站维护电话:0951-5099324     邮编:750001
宁ICP备10000951号-3     网站标识码:640000001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