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中心 > 工作动态
出了“家门”就能进“厂门”——打工“候鸟”不再四处寻“巢”
发表时间:2025-02-21 11:15:21   来源:宁夏日报     
【字体:

本报记者 马照刚

春节过后,告别家乡,“候鸟”们再次奔赴远方务工——这是一段怎样的人生旅程?对未来又怀揣着怎样的期盼和憧憬?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几位外出务工人员的故事,去探寻那一个个真实且动人的经历背后所蕴含的答案。

白勇夫妇的新选择

2月的隆德县杨河乡穆沟村,春风还带着些许冬日的寒意,吹过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农舍,似乎想把村子的宁静再延长些。

33岁的白勇坐在简易沙发上,手握着茶杯,脸上的表情却有些沉重。

“咱这日子,光靠我在餐厅打工,啥时候能宽裕起来呀?孩子读书开销越来越大了,咱得想想法子。”白勇皱着眉头,对一旁的妻子说道。

“是啊,可咱没啥技术,能干啥呢?”妻子同样一筹莫展。

初中毕业后,白勇一直在新疆乌鲁木齐务工。由于没什么技术特长,多年来一直在餐厅打零工。

“我看前几天乡政府劳务公司发布的招工信息里,有个新疆建材公司好像在招空调安装工呢。”白勇突然想到了什么,一下坐直身子,拿起茶几下的一张彩色宣传单,“你看,月工资5000元至8000元,挺不错!”

妻子凑过来,看着宣传单有点犹豫:“可咱没干过安装的活儿,能行吗?”

“没干过可以学。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得试试啊。”白勇眼神中透着坚定。

2月13日,天刚蒙蒙亮,村子还笼罩在淡淡的晨雾里。白勇和妻子早早收拾完东西,安顿好老人和孩子,拎着行李踏上隆德县“点对点”向新疆输转务工人员的免费包车,奔向远方。

赵皞博的闽宁好机遇

家住隆德县城关镇西苑社区的赵皞博,是一名高中毕业生。

春节前,隆德县举办了闽宁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现场热闹非凡。

“这么多岗位,可得好好选一选,找个有发展前途的,以后也好多挣点钱。”赵皞博一边看着招聘信息,一边对身旁的朋友说着朴素的愿望。

一番精挑细选后,赵皞博的目光落在了福建省福州市六和机械有限公司数控操控员的岗位上。

2月7日,固原市在飞机场广场举行“春风行动”外出务工人员欢送仪式。即将出发的务工人员们聚集在此,身旁是鼓鼓囊囊的行囊,脸上是对未来的憧憬。

赵皞博扛着行囊,准备登机。趁着他安检时,记者问道:“要去这么远务工,心里啥感觉?”

“挺激动的!政府为我们提供了这么难得的务工机会,我就想着在外踏踏实实干活,能多挣些钱,让家里人都过上好日子。”赵皞博笑着说完,冲记者挥挥手,消失在安检口。

金建华的职业新转变

2月10日,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周闸村,初春的阳光洒在乡间小道上,每家每户门口的树枝在微风中轻轻晃动,仿佛在展示着乡村独有的生机。

坐在自家小屋里,28岁的金建华却无心欣赏门外这景色。

“这年年打零工,收入时有时无的,也不是个事儿啊。”金建华一边刷着手机,一边自言自语道。

“妈,你看这有个‘直播带岗’介绍工作的,不知道靠不靠谱?”正巧,金建华看到利通区人社部门正在线上开展“直播带岗”活动,好奇地对母亲说。

母亲在一旁应道:“反正我也不懂,你自己瞅瞅,说不定真有合适的。”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金建华进入了直播间。看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岗位信息,他不禁眼前一亮,兴奋地说:“还真别说,有好多岗位挺不错。”

他赶忙在评论区留言咨询,详细说明了自己想找稳定工作的想法。很快,工作人员就回复了他,并根据他的求职意愿推荐了位于武汉的四方伟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就业岗位。

经过一番努力,金建华成功入职,每月能拿到7000元工资。

“以前打零工,心里没着没落的,现在成了企业正式员工,工资稳定,收入也挺满意。”现在,每当有亲朋问起,金建华回答得中气十足。

白勇夫妇、赵皞博、金建华的就业经历,正是宁夏众多劳动者受益于政府有组织、定向化、技术型劳务输转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宁夏通过不断完善劳务协作机制,积极推动劳务信息的精准对接,全方位多渠道拓宽就业渠道,持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为劳动者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让他们能够轻松找到合适的工作,实现出了“家门”就能进“厂门”的便利,有效解决了出行不便、就业无门等难题,也为家乡与务工所在地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宁夏日报(2025-02-21)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上海东路38号    政策咨询电话:0951-12333    网站维护电话:0951-5099324     邮编:750001
宁ICP备10000951号-3     网站标识码:640000001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