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在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数控车间内,程波手持工具穿梭在机床间,精准定位故障、调试参数。作为扎根一线22年的电工特技技师,他用精湛技艺和敬业精神,成为企业电气维修领域的“定海神针”。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宁夏聚焦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发展,紧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这一战略重点,通过实施“才聚宁夏1134行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等创新举措,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54.54万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17.54万人次。
近日,宁夏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建立“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构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18条”为主体的“1+N”政策框架体系,制定12个配套政策文件,填补9项制度空白,推动技能人才评价改革,强化表彰激励,提升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通过优化技工教育改革、遴选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等举措,推动技能培训市场化改革。宁夏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试点企业,依托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在供水管道工和泵站运行工等关键工种设立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岗位。供排水泵站运行工高级技师马国民作为特级技师备案人选,带领团队完成7项科研课题,为水利工程建设节约经费2500余万元,培养6名自治区级技术能手。目前,全区已建成30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如今,我们每年技能人才培养规模达5500人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银川市高级技工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积极探索“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与产业园区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宁夏日报记者 马照刚)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