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乡村,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人,他们坚守在乡村寄递物流公益岗上,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编织起乡村与外界紧密相连的纽带,演绎着平凡中的伟大。
5月15日一大早,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泾河村,阳光洒在村头的寄递物流自提点上,杨爱茹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这么早就开始忙活啦!”记者笑着打招呼。
“可不嘛,每天都有邮件要处理,得早点准备,不能耽误了大伙收寄东西。”杨爱茹一边回应着,一边利落地将邮政工作人员刚盘驳过来的邮件整理好,准备入库。
今年4月1日,杨爱茹入职乡村寄递物流公益岗。说起这份工作,她满是感激:“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出去打工根本就顾不上家里,心里总是不踏实。多亏了政府这个公益岗安置计划,让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
说话间,杨爱茹熟练地操作着“多多”系统,将邮件一一入库,给收件人们发送短信。
“这工作看着挺繁琐的,好干吗?”记者问道。
杨爱茹微微皱了下眉头,叹了口气说:“咱村里老年人多,好些腿脚不方便,取个件挺费劲。而且一到农忙的时候,大伙白天都在地里忙活着,取件时间就集中在早晚了,跟自提点原本的开放时间又对不上。”
“那可咋办呀?”记者追问。
杨爱茹笑了笑:“办法总比困难多。遇到大家都忙时,我就每天晚上多留两个小时,提前用村里的广播喊一喊,再给大伙挨个打电话、发短信通知。对于腿脚实在不方便的老人,我就直接给他们送家里去,反正也没多远,就当是串门儿了。”
虽然入职才1个多月,但杨爱茹感慨颇多:“我现在觉得,这公益性岗位可不单单是一份工作,它的意义很大。每次当我将邮件送到村民手里,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和杨爱茹同样忙碌的,还有中卫市沙坡头区东园镇黑山村31岁的李慧芳,年轻的脸上洋溢着热情。“我以前因为文凭低,找工作四处碰壁,心里别提多失落了。现在在这个公益岗上,每天给村民打电话通知取件,感觉自己又能帮到大家,可算找到了价值感,这份工作让我觉得自己也是个有用的人。”
今年,宁夏聚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新形势,聚焦乡村发展新趋势和群众生产生活新需求,强化政策供给和资金支持,深挖就近就地就业潜能,农业农村、人社、邮政等部门联合新开发547个乡村寄递物流公益性岗位,推动破解农村寄递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和脱贫群众就近就地带“薪”上岗的“双向奔赴”,在乡村与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温暖的桥梁。(宁夏日报记者 马照刚)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