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记者走进银川市银古路街道大团结社区青纹手作工坊,只见几位宝妈正跟着余芹雯学习手工艺品编织。“穿针、打结、塑形,这些手艺现在可是我们宝妈们的‘增收密码’。”余芹雯笑着说道。
曾经身为全职宝妈的余芹雯,空有手艺却没平台施展。好在社区伸出援手,开辟场地支持她成立工坊。如今,这里不仅让宝妈们接单赚钱,还组织义卖助力公益,让邻里温情在指尖传递。
“从‘围着灶台转’到‘靠着技能活’,这转变背后是满满的民生温度。”大团结社区党总支书记胡莉感慨。
26岁的李琦在少儿编程教育领域干得热火朝天。“创业路上,政策支持就是‘及时雨’!”这位青岛理工大学软件工程系的毕业生,放弃考研选择创业。2023年公司初创时,1.2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解了他的资金之渴。如今,公司已带动6人就业。
依托兴庆区文化东街的家政服务便民市场,宁夏云智家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新“线上小程序+线下服务站”模式,整合60余项家庭服务。品牌已孵化30余家家政企业,带动超5000人就业。
一组亮眼数据呈现着就业创业的活力:“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133人,同比增长约1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48人,同比增长超18%;新培育创业实体573家,同比增长近五成。”兴庆区就创中心主任陈华介绍,近年来,兴庆区聚焦不同群体需求,以政策扶持显“力度”、精准服务有“温度”、平台搭建拓“广度”的多元举措,托稳了群众的就业创业“饭碗”。(宁夏日报记者 马照刚)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