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中心 > 市县动态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固原市795个“零工驿站”让“人等活”到“活找人”
发表时间:2025-07-14 17:44:14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字体:

七月骄阳似火,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甘沟村千亩枸杞基地里,村民们双手在枝叶间灵活穿梭,指尖翻飞间,一颗颗红艳的枸杞簌簌落入筐中。“采摘季里,天天都有活干,只要手脚勤快,一天挣120元轻轻松松!”7月14日,村民张学民站在田间,边摘枸杞边说。

这样热火朝天的劳作场景,在固原各地不断上演。彭阳县,红梅杏成熟上市,每日清晨,太阳刚探山头,路永红已和20多个同乡拎着篮子,一头扎进钻进杏树间开始忙碌地挣起了票子;西吉县将台堡镇“五好两宜”项目工地,搅拌机轰鸣中,50余岁的马老汉正搅绊着水泥,“一天120元,比在家闲坐着强太多了。”

从曾经无奈地“人等活”,到如今的“活找人”,这显著的变化,源自固原市今夏打响的“以工助农”攻坚行动。固原市人社部门创新举措,把劳务站搬进了村里,795个“零工驿站”像毛细血管,深深扎进田间地头,将就业的活力输送到每一处角落。西吉县的王强娣,过去最怕农闲时无事可做,“现在可不一样了,手机一响,帮扶车间就来喊人。”她在位于西吉县的宁夏福寿康宁大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一线从事包装工作,“工资按件计算,一天能有八九十元,还不耽误回家给娃娃做饭。”

哪里有产业,就业岗位就铺向到哪里。隆德县30万亩中药材基地,吸纳了1756名村民成为季节性工人,他们随着药材生产周期忙碌;泾源县泾河源镇挖掘露营基地、农家乐等文旅领域用工需求,成功解决621人在家门口就业。“以前总觉得这山里没什么出路,现在游客来了,咱在这土地上也能刨出‘金疙瘩’。”泾河源镇河北村村民李花蛾在家门口打零工,每天工资当日结算,让她心里很踏实。

技能培训也迎来变革。“以前培训像是‘大水漫灌’,效果不太好,现在是‘点菜上桌’,精准又实用。”在隆德县人造花工艺有限公司车间里,苏翻琴熟练地踩着缝纫机,布料在她脚下逐渐变成娇艳的仿真玫瑰。今年3月,她参加政府组织的“订单培训”,短短一周就上岗了。“第一个月就挣了2000元,现在能拿到3000多元,关键是离家近,放学就能去接娃。”

技能和品牌成了村民的新“农具”。在原州区“原州织女”培训课堂,吴小玲教授钩织技巧,她创办的手工坊去年订单量超百万件,不仅让小小的钩织品远销欧洲,更带动200余名妇女实现就业。西吉县兴隆镇肉牛经纪人培训现场,学员们围在分割台前,认真学习操作技巧。“50名技术工培训完,全部进入宁夏双成实业公司,月薪5000元起。”该县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固原市14.39万名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创收19.74亿元,其中“原州织女”“六盘保姆”等12个劳务品牌带动1.68万人稳定就业,人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宁夏日报记者 马照刚 实习生 冯世瑞)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2025-07-14)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上海东路38号    政策咨询电话:0951-12333    网站维护电话:0951-5099324     邮编:750001
宁ICP备10000951号-3     网站标识码:640000001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