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在宁夏慧绣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内,十余名绣娘凝神专注,银针在五彩丝线间轻盈穿梭。布帛上,牡丹渐次绽放,鸟雀振翅欲飞。“以前针线活只是消遣,如今成了安身立命的本事。”绣娘龚红娥指尖翻飞间,丝线随针脚精准落定。今年以来,在政府引导下,这里已培训绣娘百余人次,60多位妇女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年收入达2万元至5万元。
这一幕正是隆德县“四维发力”职业技能培训工程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该县围绕“机制建设、资源整合、品牌培育、就业增收”四个维度精准发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在魏氏砖雕生产车间,凿刀与青砖碰撞的清脆声响中,十余名新晋“砖雕匠”正打磨传统纹样。“既传承了非遗手艺,又让乡亲们月入3000多元。”非遗传承人魏亚龙托起新刻的脊兽,砖屑簌簌飘落,“订单排到了年底,大家干劲越来越足。”
“群众缺啥,我们就补啥。”隆德县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整合人社、农业、妇联等8部门资源,精准对接市场,按需“下单”开展差异化培训。今年截至目前,已培训191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1.92%,培训岗位适配率超85%。其中,“隆德暖锅师”“隆德家政服务师”等特色品牌培训成效显著,仅餐饮行业就孵化创业实体68家,吸纳就业600余人,人均月工资3000元以上。
品牌引领为就业注入强动能。在隆德县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建立的培训就业台账上,新一批无人机驾驶员培训计划已标注到了8月。“农耕缺人?我们培训飞手破解!”工作人员指着地图上的农业合作社分布点说道。而在快递实训基地,50名学员将在7月底结业,破解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宁夏日报记者 马照刚)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