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中心 > 市县动态
闽宁协作 山海情深|闽宁劳务协作跨越千里铺就“幸福路”
发表时间:2025-09-11 14:42:11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字体:

9月10日清晨6点,天微亮,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宿舍区已渐渐热闹起来。李兵简单洗漱后,换上蓝色工装,走进宽敞明亮的车间,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来自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双泉村的他,如今已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与节奏。

“这边每个月能拿到6500元,公司包吃包住,我入职6个月以来工资从来没有晚发过。”说话时,李兵手中动作并未停下。相比老家“靠天吃饭”的不稳定,这份工作为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踏实感。“现在每个月能固定给家里寄回几千块钱,老人看病、孩子上学,都宽裕多了。”


务工人员坚守工作岗位


休息间隙,车间里不时飘来几句宁夏方言。李兵说,公司里像他这样的宁夏员工有不少,都是近几年通过政府“点对点”劳务输送来的。

自1996年福建与宁夏建立对口协作关系开始,劳务协作始终是两地携手共赢中最具实效的一项。据统计,截至2025年,宁夏累计输送33万名赴闽就业人员,累计实现工资收入近50亿元。

9月11日,来自宁夏海原县的马彦生和妻子,在福建省泉州石狮市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配合完成电脑外壳的安装。夫妻二人均已在这里工作2年多。公司提供宿舍,食堂饭菜口味也逐渐适应。“这两年我们在老家盖了新房,今年开始,儿子也跟我们一起来了福建。”马彦生话语中难掩自豪,“3个人一起打工挣钱快,上个月刚给儿子买了一台17万元的车!”

改变数以十万计像李兵、马彦生这样的劳动者命运的,是闽宁两地从省级到县区层面多年精心构建的“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协同机制。通过“点对点包机包车”、跨省就业奖补、驻闽劳务工作站等一系列精准措施,宁夏劳动力得以有组织、定向化、技术型劳务输转实现跨省就业。

仅2025年1至8月,闽宁双方就开展劳务对接30次,举办各类招聘会28场,累计提供岗位1.91万个。目前,常年在闽稳定就业的宁夏籍务工人员已达5.5万人,主要分布在制造、纺织、电子、食品加工等行业。

政策保障也在不断优化。福建省对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宁夏脱贫劳动力给予1500元交通补助,稳定6个月以上的再发放6000元跨省就业奖补。2018至2024年间,这项补贴已累计发放2898万元,切实减轻了务工人员的经济负担。

与此同时,协作的模式也在不断迭代升级——从最初单向的劳务输出,逐步发展出校企合作、人才共育等深度机制。由闽宁合作建成的宁夏飞毛腿技工学校,已实现毕业生496人、就业率100%,平均月薪达4000元至8000元,真正做到了“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

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曹河村的马瑞江,在宁夏飞毛腿技工学校学习掌握了一技之长,入职福建飞毛腿集团生产一线岗位,每月工资6000元左右。“这边薪资待遇不错,晋升发展空间大,不仅开了眼界,还学了技术,我打算长期干下去。”马瑞江说。

劳务协作带来的不仅是收入之变,更是生活方式与家庭命运的深层转变。正如李兵所说:“有了稳定工作,人就有底气做长远打算。”如今他已在业余时间学习企业质量管理课程,“希望有一天能当上组长,把更多老乡带出来。”

从单向输转到双向赋能,从脱贫援助到共同发展,闽宁劳务协作正在新时代写下更饱满的注脚,持续照亮更多劳动者的奋斗之路。(宁夏日报记者 马照刚 文/图)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2025-09-11)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上海东路38号    政策咨询电话:0951-12333    网站维护电话:0951-5099324     邮编:750001
宁ICP备10000951号-3     网站标识码:640000001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