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11日,记者跟随我区“奋力打好重点领域改革开放攻坚战”集中采访组走进同心县,在罗山社区零工驿站看到,不少居民忙着查询岗位信息、登记求职需求。如今,这样的就业服务场景在当地已成常态,是同心县以有组织劳务输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生动缩影。
“为推动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我们加快零工市场与零工驿站建设,目前已建成标准化零工市场和8家零工驿站,对接中国银行吴忠分行配置2台就业智能终端,方便村民自助查询岗位。”同心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全介绍。各零工驿站以“驿站+经纪人”模式精准对接岗位,累计向广东、内蒙古等地“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15批次1930余人,开展带岗直播190余次。“今年通过对接内蒙古一家土豆种植企业,组织45名脱贫劳动力务工,包吃包住月薪7000元以上。我们全程跟踪服务,定期和企业、务工人员沟通,目前没人中途返乡。”同心县王团镇联合村镇劳务经纪人杨宝虎说。同时,该县优化“互联网+就业”服务,常态化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6场,发布各类就业岗位1.3万个,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岗择业。
今年以来,同心县始终将有组织劳务输出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核心抓手,聚焦政府间劳务协作、零工服务阵地效能发挥、劳务产业奖补政策优化三大关键环节精准施策,推动劳务输出提质扩面。截至目前,全县累计转移就业劳动力10.16万人,实现工资性收入17.6亿元,其中有组织劳务输出4.71万人,组织化率达46.3%,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支撑。
来源:华兴时报(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