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记者从银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自“技能照亮前程”“技能强企”专项行动实施以来,该市以健全技能评价体系为抓手,让越来越多劳动者凭技能实现人生出彩。截至目前,已开展技能人才评价40644人(含央企分支机构),新增技能人才28661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新增12054人,新增高技能人才占新增技能人才的42%。
“盼了多年的证终于到手!”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数控操作工杨明东手持数控车工高级工证书感慨道。2021年公司成为企业自主评价单位后,他逐级通过考试,不仅技能获认可,薪资也随之上涨。如今,银川市已构建起用人单位、院校、社会评价组织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93家评价机构可认定214个职业(工种),27家重点企业实现自主评价,真正按企业需求培育技能人才。
新形势催生新业态,银川市聚焦重点领域突破评价空白。为适配“三都五基地”建设产业人才需求,率先开展无人机驾驶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等级认定,填补低空经济、算力产业人才评价缺口。2024年以来,针对康养托育需求,开展养老护理员、育婴员等评价,推动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力推“学历+技能”双证融通,15家备案院校为1.4万名毕业生开展技能认定,实现无纸化认定全覆盖,近8000人取得证书,1930名高校毕业生直接考取高级工证书,为学生就业拓宽通道。(宁夏日报记者 马照刚)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2025-11-14)
关闭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