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中心 > 图片新闻
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行“四动”就业帮扶 兜牢重点群体就业底线
发表时间:2025-09-24 17:00:05   来源:中国就业     
【字体: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稳就业”居首,意味着经济发展越是承压前行,越要千方百计稳住就业。

今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将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作为稳就业“一号工程”,推行“政策推动+岗位联动+能力驱动+服务带动”四动模式,重点群体就业呈现新气象。截至目前,共组织83.1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3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帮助2.45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一、下好政策推动“先手棋”,就业创业环境全维度优化

(一)推出增量政策,送上“及时雨”。为强化就业支持、应对外部冲击,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16条、加力岗位挖潜扩容12条、升级版稳内拓外12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7条、困难群体就业援助10条等组合政策,适时推出优化就业促进协同机制、加强就业风险监测等“一揽子”人社系统“1+5”风险防范应对举措,就业失业动态监测预警体系实现全覆盖,实时跟踪企业用工状况、岗位供需变化,将规模性失业风险化解在青萍之末。

(二)用活存量政策,拧紧“减压阀”。延续实施、顶格执行失业保险“降返补”政策,对符合条件、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按规定及时发放稳岗返还资金,助力市场主体减负增效、稳岗拓岗;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及在职职工提升技能、申领补贴,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性,促进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今年为企业发放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等资金1.6亿元,稳定岗位126万个。

(三)推送无感政策,增强“获得感”。健全“政策找人”服务机制,深化“一人一档一策”精准帮扶计划,依托就业大数据动态跟踪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状态,靶向推送适配岗位信息与技能培训资源,确保各项惠企利民政策应享尽享、应补尽补,共发放灵活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等补贴2.76亿元。

二、推出岗位联动“组合拳”,就业资源渠道全方位拓展

(一)市场主导发力,以市场化岗位扩容“资源库”。强化政校企、区市县联动,摸排归集适配服务对象技能特点的多元化就业岗位,夯实岗位信息库基础。优化“现场招聘+网络招聘+直播带岗”三位一体对接服务体系,线上与线下同步发力,政府与市场协同推进,强化岗位推介与人岗智能匹配,切实提升对接精准度与成功率,构建供需高效对接、人岗精准匹配的良性机制,有效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目前全区27家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机构举办各类招聘会824场,累计提供岗位26万个。

(二)帮扶政策托底,以政策性岗位稳住“难困弱”。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紧密跟踪政府投资建设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用工需求,引导优先吸纳当地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低保家庭成员等低收入群体就地就近务工,实现就业增收与项目建设的良性互动,今年已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22个,吸纳带动就业1.1万人。强化公益性岗位动态管理,完善实名制台账与跟踪服务,建立“岗位归集-精准匹配-动态退出”机制,实现岗位开发、人员安置、待遇保障闭环管理,安置公益性岗位4762人。

(三)多方联动协作,以储备性岗位激发“新引擎”。对接自治区相关部门和企业,开发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过渡性等岗位4.31万个。前瞻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影响,拓展区外务工渠道,建立多省份、跨省区用工余缺调剂合作机制。打造高效便捷的线上调剂平台,集成岗位发布、信息匹配、远程对接等功能,构建“政府引导搭台、市场机制运作、社会多方协同”的省际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体系,实现劳动力供需精准对接与快速响应,有效增强就业工作韧性。

三、开辟能力驱动“新渠道”,就业适配能力全链条提升

(一)培训赋能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实施“技能照亮前程”“技能宁夏”“技能强企”行动和“金蓝领”培育计划,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和“直补个人、企业”培训,精准推进“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今年组织重点群体技能培训1.54万人。

(二)创业带动放大就业倍增效应。构建覆盖全区的“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四创联动支持体系,通过系统整合创业培训赋能、金融工具支撑、补贴政策激励、孵化平台承载、活动资源链接等系列帮扶举措,形成强大合力,全面提升有创业意愿和潜力人员的就业创业能力与成功率,今年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3亿元,带动就业3.58万人。

(三)稳内拓外提升区域合作质效。深化跨区域劳务协作,提升有组织、定向化、技术型劳务输出。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密切跟踪研判省内外用工形势与产业需求变化,科学精准优化劳务输出流向与结构。常态化摸排对接区内重点园区、重大项目用工需求,建立岗位需求清单并精准推送匹配,确保务工人员输得出、稳得住、能增收,以更高质量劳务协作有效拓宽劳动者就业渠道。今年全区农村劳动力已转移就业83.1万人,同比增长4.78%。其中有组织转移就业34.6万人,同比增长51.8%。

四、构建服务驱动“大平台”,就业指导服务全过程增效

(一)打造集成化服务平台。依托人社一体化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优化提升就业“一库一平台”功能,创新开发“宁好就业”服务平台和“e站职达”APP,深度融合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人事人才等关键业务数据,实现就业政策与服务信息的智能精准推送,与服务需求的科学精细分类,有效提升智能化、便捷化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与满意度。

(二)打造全领域服务载体。推行“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以数字化服务平台赋能为基础,强化线下就业服务载体运营。培育608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驿站),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出台驻外劳务工作站管理办法,构建“自治区总站+地市分站+县级工作站”工作体系,布局88个劳务工作站和48个劳务基地,形成覆盖宁夏、辐射全国的劳务工作网络。

(三)打造有温度服务网络。持续开展“三送五进”和“10+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探索“直播带岗”“直播送政策”“入企探岗”“访企拓岗”等模式,用好“三支一扶”计划等政策性岗位作用,对就业任务繁重、百姓需求急迫的社区、村镇,加强力量配备、加大资源倾斜,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网格。全面整合就失业登记、失业保障、就业援助、创业服务、求职招聘等就业服务全链条业务功能,主动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可感可及服务,实现“事事能在网格办”。


来源:中国就业(2025年09期)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上海东路38号    政策咨询电话:0951-12333    网站维护电话:0951-5099324     邮编:750001
宁ICP备10000951号-3     网站标识码:640000001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