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强化工作部署。厅党组多次召开党组会(专题)会议,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听取法治人社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法治工作重大问题,将法治工作与人社业务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同落实,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推进人社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行政决策、行政执法等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二是强化学法提能。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示范作用,建立“会前学法”制度,印发党内法规应知应会和法律法规规章清单汇编,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64项内容列入学习清单,推动学法用法制度化、常态化。全年组织会前学法12次、会前讲法7次、领导干部考法2次、法治知识竞赛1次。三是强化载体建设。审议出台法治人社建设“七大提升行动”,制定38项具体措施32个可量化指标,统筹推进人社立法、执法、司法和法治宣传教育,全力打造“法治人社”品牌。建立健全人社干部依法行政培训班、专题法治讲座、旁听庭审等分层次、多元化、全覆盖的法治教育机制,组织专题培训4次,52名行政执法人员完成培训任务。组织40名新入职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提升依法履职意识。
(二)加强前端治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是完善制度清单。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通知》及补充通知,建立完善公平竞争“双审查”机制。印发《宁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政务服务事项清单(2024年版)》,对331项服务事项实行清单式管理,151个事项即来即办,30个事项“零材料”办理,26个事项“一证(照)通办”,49个政务服务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梳理81项人社系统“双随机 一公开”抽查事项清单和17项联合抽查事项清单,对95项人社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和44项免罚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发放行政裁量权基准“口袋书”,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二是用好专业队伍。管好用好外聘法律顾问,在厅政务服务窗口设立人社法律政策咨询窗口,每月2天由厅法律顾问坐班,累计完成行政复议等各类案件答复和应诉20件。及时为11人办理执法证,全厅申领行政执法证件人员共52人。出台全区人社公职律师管理办法,率先建立全区人社公职律师跨层级、跨地域参与执业活动工作机制。三是突出源头规范。完成4件地方性法规、2件自治区政府规章和36件自治区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305件政策性文件清理意见反馈。对厅系统387件政策性文件开展清理,废止7件行政规范性文件、54件政策性文件。针对全区人社系统工伤行政案件占比突出的问题,对2023年全区人社领域行政诉讼情况进行梳理分析,下发《关于做好行政复议诉讼案件报告工作的通知》,健全完善全区人社系统行政复议、诉讼案件层级报告、指导、督导制度。四是创新普法载体。在吴忠市红寺堡区开展“人社法治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暨“法治护航 职引未来”专场招聘会,首次采取“普法宣传+专场招聘”模式开展普法活动,打造宁夏人社法治为民实践新样本。扎实开展“全区人社法治知识竞赛及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从前期宣传到结束带动近80万人关注,有效拓展了人社政策社会知晓率。
(三)坚持依法而行,严格开展执法活动。一是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组织开展2024年规范劳动用工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检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用人单位)1591家,查处以招聘为名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违法活动等违法行为7件,下发限期整改指令28件。开展矿山企业劳务派遣用工违法问题集中整治,排查矿山企业97家,涉及职工1.2万余名,对2家单位下发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先后开展“安薪行动”、治理欠薪冬季行动,推动工资支付各项制度全覆盖、实运转,检查工程项目(用人单位)5060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56起、罚款76.3万元。二是依法开展培训机构年检。严格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管理办法》,实行“准入+退出”双机制,会同民政、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单位评估全区413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依法取消73家不达标培训机构,从2024年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目录中移除年检不合格的13家培训机构和24家机构的29个不达标职业(工种),进一步净化了培训市场、规范了培训行为、提升了社会信用。三是依法保障就业优先政策落地。出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就业意见任务分工台账,提请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稳内拓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专项行动20条,出台助力银发经济发展壮大9条、加强政务服务职业化9条、先进制造业青年就业9条等政策,下发“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延续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等文件,会同自治区财政厅修订我区《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为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政策制度保障。四是依法维护社保基金安全。做好公安户籍身份信息疑点数据核查整改工作,核查各类疑点数据15175条,对涉及交通事故的303条工亡补助金数据进行核验。推动社会保险328条事中管控规则“进系统”,创新增设统计分析功能,充分发挥数据稽核“探头”作用,遏制风险增量。建立骗取套取社保基金问题整治双周调度机制,压实主体责任,加快问题整改。加强社保经办警示教育,拓展“警示教育+”链条,以七项举措构建警示教育新格局。编印社会保险职务犯罪案件警示录,用“案中人”警醒“身边人”。加强企业(职业)年金投资运营监管,督促代理人和基金管理机构规范管理、严格履职,常态化做好年金合同审核备案。
二、2025年工作打算
(一)深学细悟强实践。抓实抓好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这条主线,全面落实自治区关于依法治区部署要求,结合人社系统工作特点,以法治人社示范创建为载体,不断完善行政执法制度机制,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执法人员执政为民、依法行政观念,持续推进法治人社建设高质量发展。
(二)建章立制促执法。出台行政执法监督实施办法、行政执法和监督案卷管理办法,健全完善人社行政执法监督程序,推动全区人社内部层级监督主体责任落实,实现对人社行政执法工作全方位、全流程、长效化监督。根据工作需要对重要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进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
(三)精耕细作优服务。加强人工智能与法治、人社业务与法治建设的融合,持续开展招聘现场宣法、深入基层普法、12333直播送法等系列活动,做好“八五”普法下篇文章。聚焦人社服务快办行动、乡镇赋权、告知承诺制、跨省通办等近年来人社领域“放管服”改革的重点难点,加强对各级人社部门落实改革任务情况的督导跟踪,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