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活看着轻松,但干起来一定要心细。”7月1日,在位于隆德县的宁夏慧绣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制作间,刺绣女工龚红娥正聚精会神地赶做绣品。
分线、穿针、引线……从针脚到线尾,疏密深浅,龚红娥十分耐心。
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龚红娥曾打过零工、干过服务员、做过面点师。她与绣品结缘,始于2019年。当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报名参加了宁夏慧绣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隆德就业部门支持下开办的免费刺绣职业技能培训班。
在“慧绣坊”创始人、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刺绣传承人田慧君老师的指导下,龚红娥顺利取得了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我从10多岁就拿起绣花针,绣鞋垫、做枕头,纯粹是喜欢。现在,仍然干着针线活儿,爱好却变成了工作。”龚红娥笑着说,加入田慧君旗下后,由于自己喜学习、爱钻研,手艺越来越好,每次公司接来的大订单,都少不了有她参与。
“这幅5米长的《过大年》绣品,我绣的是上卷,已绣了2年,还不足2米长。”龚红娥坦言,手工刺绣虽然比较费时,但绣品很受市场青睐。
一针一线绣出“诗和远方”,灵巧双手带来幸福生活。在“慧绣坊”,与龚红娥同样,无论是初来“拜师”的学员,还是已练就一技之长的绣娘,个顶个的都有一双灵手。
“跟着我学习刺绣,只要用心,都会掌握技巧,学到本领。”田慧君娓娓道来。
曾经的田慧君也经历了磨难,一度陷入生活没有着落的困境,但她没有气馁。通过隆德县就业创业政策扶持,田慧君参加了创业培训,凭借传承母亲的刺绣技艺,先后创办宁夏慧绣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宁夏慧君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探索“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学校(人才培训)+公司(销售平台)+绣娘(产品生产)”的现代化刺绣产业链,研发刺绣、编织、剪纸、布艺等产品200余种,带动做订单的绣娘76人,其中残疾人36人。熟练工年收入在2-3万元左右,残疾人年收入1-2万左右。
“创业路上,各级部门对我鼎力相助,如今‘慧绣坊’发展壮大后,绝不能忘记回馈社会。”田慧君介绍,公司和学校成立8年来,她针对残疾人、困难妇女等群体,开展刺绣、编织、美容等免费职业技能培训110次9000余人,取得专项技能等级证的有2100余人,其中有200余名残疾人和妇女通过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实现了稳定就业。
目前,跟随田慧君从事传统手工刺绣的县级非遗传承人有37名、市级传承人有2人,取得教师资格证22人;创业开店有300余人,其中6人在隆德县开手工产品店。(宁夏日报记者 马照刚 )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202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