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社保局始终围绕“阳光社保惠民生、服务群众当先锋”主题,以建机制、抓学习、提能力、强服务为统揽,认真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试点工作,推动实现基层党建与社保民生工作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一、建立“四项机制”,激发创建活力。牢牢抓住服务党员、服务民生这个总目标,不断强化党员的学习意识、政治意识、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着力解决好“服务什么、如何服务”的问题,催发内生动力,激发创建活力,切实夯实服务型党组织的创建基础。一是建立联创共推机制。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把创建活动与机关党建有机结合,纳入工作全局,建立了专题会议、情况通报、信息反馈、督查问责、考核奖励五项制度,完善创建台账,定期研究推进。将创建方案印发全区社保系统,明确市县区配合任务,推进全区社保系统“点、线、面”联创共促、扎实推进。二是建立述学促学机制。制定局机关学习制度,党员学习情况与年度评先评优挂钩。长期坚持组织开展“每周一问”“每月讲堂”“专题研讨”集体学习活动,党员轮流宣讲党建知识、政策业务,谈工作认识体会,局领导分析点评。组织全局80多名党员干部开展“下基层、送政策”活动,推荐党员参加区直机关演讲比赛和文体活动,组织开展社保系统优秀征文、理论文章、演讲比赛等活动,多方位多角度锤炼党员“听说读写干”的能力。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一改过去那种灌输式、被动式、应付式的僵化形式,变为人人参与互动、生动且深层次的学习氛围。三是建立激励关怀机制。紧紧抓住国家“四个全面”战略部署、推进改革重大机遇期和社会保险“五险合一”体制改革、全民参保登记等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经办要求,协调编委部门合理设置机构及人员编制,优化工作职能,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社保事业、干部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拟定工作人员平时考核办法,严肃工作纪律,制作工作人员去向牌,落实“五谈”“五访”活动,加强纪律监督和约束。成立局退休人员党支部,建设党员阅览室、荣誉室、活动室“三室合一”,发挥工青妇群团组织作用,积极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营造机关团结、快乐、健康氛围。慰问帮扶困难党员,常态化组织健康体检、生日祝福等活动,以人文关怀培育了党员干部爱党爱国、为公为民情怀和队伍凝聚力。四是建立党员承诺践诺机制。大力开展党员承诺岗位服务活动,全体党员佩带党徽上岗,公开服务承诺。围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6类27条,目前大部分问题已整改,需要国家和自治区层面解决的,正在积极协调逐步推进解决。每位党员结合岗位职责,梳理廉政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经常深入市县经办大明察暗访、问卷调查,查纠办事人员在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党员干部依岗承诺、积极践诺,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责任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真正把服务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搭建“五个平台”,丰富创建载体。针对市县区社保经办单位、窗口分设,信息数据分散,参保、报销、查询等问题,紧贴群众需求,竭力打造便民服务平台,重点解决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梳理、审视,科学简化经办流程,努力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一是搭建“一站式”经办服务平台。将行业企业养老保险以及离休干部医疗报销审批业务全部移交政务大厅集中办理服务,银川市社保、医保归口市民大厅统一管理,其他市县区在民生服务中心统一经办,畅通社保经办“绿色通道”,实现“一站式”办理,方便了办事群众,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二是搭建社会监督平台。建立社保经办大厅“五制”“四公开”“三亮明”“两值班”“5432”为民服务制度,细化服务内容、承诺事项,张贴悬挂在服务大厅醒目位置,办事群众一目了然。制定《社保经办管理服务监督员管理办法》,聘请监督员监督各级经办机构窗口服务行为。主动征求意见,及时反馈民意,促进服务质量提升。2014年,社保局在全区群众评议机关和干部作风活动中取得第5名的好成绩,市县区的排名在当地靠前。三是搭建宣传咨询服务平台。对近年出台的社保政策、经办业务汇编成册,发放给市县社保机构和参保群众。持续多年举办“社保知识100问”宁夏都市广播专题节目,及时为老百姓解读社保政策。依托12333人社电话咨询服务专线,使老百姓足不出户便能了解社保政策,查询社保缴费,挂失社保卡,举报投诉违法案件,方便了基层群众。四是搭建医保监控平台。建立全区统一的医保基金监控机构(五大市也分别设立了医保基金监控中心),积极开展对全区医疗机构、医保医生诊疗、基金的监控。按照《刑法》规定,联合高院、高检、公安机关建立打击欺诈、骗取社保基金联动机制,利用报刊媒体公开曝光违法违规典型案例,起到了社会震慑效果。机构成立以来,累计追回违规资金1800多万元,挽回基金损失9000余万元。心脏支架手术重复收费率下降54%,次均费用下降13个百分点,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有效缓解。五是搭建结对共建帮扶平台。长期安排1名处级干部在西吉县定点扶贫村开展帮扶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捐款捐物帮扶贫困农户,拓宽了为民服务渠道,使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中得到了锤炼和提升。
三、推进“三项创新”,提升创建效能。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社保改革和制度创新,在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大局中提升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内涵,积极探索实践创建、党建有机一体、以党建促发展的积极效果。一是推进党建创新。深入研究新常态下党建工作面临的新特点新任务,全面梳理、细化党组织权力清单,落实党员干部责任,将社保民生任务逐级分解给市县区经办机构,通过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和开展参保扩面专项行动,一季度,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85%和95%。积极兑现社保待遇,第三次提高了我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第11次提高了我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以法治方式优化公共服务,依法规范经办运行,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强化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队伍模范带头作用。二是推进社保制度创新。通过完善社保制度体系,打通社保制度衔接服务渠道,实现参保人员合理流动。积极配合厅里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改革,落实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建立新生儿落地参保、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大病保险和健康体检等制度,冲破制约社保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改革不公平不可持续的制度,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能量,让参保群众充分享受上改革的红利。三是推进经办服务创新。依托信息化“省集中”建设,做好职工“五险”软件系统开发、应用、数据切换和网络并轨工作,提升服务效率。与海南省、广州市建立了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完成了全区职工医保软件切换工作,实现了区内外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加快推进“五险合一”经办体制改革,通过机构重组、业务整合、数据共享,实现一单征收,一个大厅办理业务,一次性办结,推进创建活动与中心工作无缝连接,深度融合。(社保局 乔永平 夏勇)